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图苑名家
邓珞华:二十七载图情依旧

素有“江城”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巧夺天工地造就了天堑通途的龟蛇二山,黄鹤一去不复返的千年名楼,滚滚万里的长江水,甘美怡人的武昌鱼这样一幅人间绝境。然,武汉市更有一个“千湖之城”的美誉。她不仅拥有敢与西湖媲美的东湖天然美景,还拥有临水而立的秀美珞珈山,更拥有依山而建的武汉大学。这里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正映衬了这所百年学府的隽永灵秀,也正陶冶了每一位珞珈人,湖北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邓珞华就出生并长期工作在这里。


二十七载图情依旧

1968年,邓珞华高中毕业,20岁的他响应那个时代的号召,上山下乡插了队。在农村,他先是种了三年的田,接着又烧了两年的窑,然后还教了两年的书。就这样,正值青春的七年混合着浓浓的泥土的气息悄悄地过去了。1975年,当邓珞华27岁的时候,任职于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母亲退休了,这才终于给了他一个返城的机会,顶替母亲进了武汉大学图书馆,在流通部主要负责二次文献及读者宣传方面的工作。1982年,他从武汉大学图书馆系毕业,获得本科学历,又回到了图书馆,逐步锻炼成为武汉大学图书馆的骨干和领导。1985年,37岁的邓珞华被提为参考阅览部的主任;1986年,邓珞华被破格授予副高职称;1993年起,邓珞华担任武汉大学图书馆副馆长。2000年1月份,邓珞华还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就被任命为湖北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

直到今天,邓珞华在图书情报业已经工作了27年,正是他在这个世界的一半岁月,他整整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情报事业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全部历程。提起图书馆这20多年来的巨变,邓珞华感慨万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进退维谷的中国图书情报业在困境中找到了前进和发展的真正出路,并以加速度的态势用较短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担任访问学者的一年里,让邓珞华倍感欣慰的就是这一点。

匹兹堡大学图书馆的访问学者

邓珞华是1999年9月份被派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担任图书馆学访问学者的。在那里,他参加了该馆的OCLC网上中文图书编目工作,抽空还不忘到该校图书情报学院听听课,并完成了两个课题的研究,分别是“情报检索的数学模型”和“图书馆的管理”。抓住这次采访的难得机会,我请邓珞华详细介绍一下国外先进图书馆的概况,并从硬件、管理、服务等方面做了客观的比较。

首先是在硬件方面,与国外高校图书馆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拥有基本相同的自动化手段,我们较之缺乏的是网上中文信息资源,国外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全面的网络资源,而且档次也要更高一些。这一点另我们稍感欣慰。

可在服务观念方面,国外高校图书馆就比我们要开放很多,反差强烈的就是对于服务宗旨的理解和执行。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和国外高校图书馆笃信的一条宗旨都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在国外的图书馆,我们处处都能够深刻体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参考馆员对读者的服务可以说是细致入微,读者需要什么,他就帮助查找什么,而且态度非常好。如果找不到,就会感到很内疚、很惭愧;如果找到了,就会很开心、很高兴。西方社会的服务行业都是这样,方便读者、方便客户是他们一贯坚持不懈的作风。并且,美国、欧洲这些先进的图书馆内,很少有收费服务,而且即使收费,费用也很低廉。任何人不需要任何证件都可以到图书馆看书,借书只需花很少的钱办理借书证即可。如果是本校范围内的,办理借书证也是免费的。这里所有的措施对读者来讲都非常方便。

文献布局和部门设置都是大开间,布局简单,一目了然,没有隔间,馆员们就坐在大厅为读者解答问题。在图书馆工作了这么多年,邓珞华切身感到,与国外图书馆相比,我国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在执行起来就要差很多。特别是当读者方便与管理方便发生矛盾时,我们往往舍读者方便而取管理方便。比如在是否开架的问题上,我国在50年代的杂志上就开始讨论开架好还是闭架好,归根结底,开架有利于读者,闭架有利于管理。于是直到九十年代,我国才基本认同了大开架,在高校图书馆才普遍实行了大开架。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服务态度方面,比起国外图书馆,我们也显得被动得多。现在我国许多图书馆都采取了强制性措施,如果工作人员与读者发生争吵,不论有理无理,都要被扣除当月奖金。

就我国高校图书馆和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的研究对比,邓珞华还专门撰写了一篇题为《中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比较》的文章,发表在《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的第1期上。

独特的湖北模式

最近几年,地区资源共建共享呼声颇高,图情单位共建共享意识大为加强。不少行业协会在共建共享问题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是CALIS和高校图工委系统。在图工委系统中,共建共享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地区有江苏、天津、上海、湖北、重庆地区等地。

总结这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大致可以归纳成几种模式:①江苏模式,天津也属此类。②上海模式。③湖北模式。④重庆模式。其中,江苏模式和上海模式都有政府在财力上的支持,教育厅都有若干拨款。湖北模式和重庆模式没有教育厅拨款。

而湖北模式就是邓珞华和湖北省高校图工委和湖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一大创举,有力地推动了湖北地区文献资源建设的进程,并为其他地区的共建共享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01年5、6月份,湖北省高校图工委开始与重庆维普接触。对于重庆维普当时的情况,图工委掌握的比较充分。而邓珞华正是抓住了这一时机,抓住了维普公司希望通过集体采购节约市场成本、迅速占领市场的心理预期,以100万元全省买断的价格,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就结束了谈判,于去年7月份签定了正式协议。

由于没有拨款,不少图书馆经费紧张,又一时拿不出现钱,而厂商又希望集体采购量能够达到一定额度。邓珞华创造性地采取了若干图书馆先行垫付买断全省使用权,其他图书馆以后将垫付的款项补上的模式。从而大大加快了集体采购的进程,用户和厂商都很满意。

在谈判过程中,邓珞华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由于各个图书馆经常都是站在各自的角度考虑问题,难免出现分歧和偏颇,想要满足所有图书馆的意见是不可能的。因此,图工委要根据大多数馆的意见、重要图书馆的意见,拿出统一的方案。最近,图书数据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清华同方又正式宣布用三年的时间,将国内出版的全部图书数字化。于是,邓珞华又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带领湖北省高校图工委与北京书生公司也基本谈妥了数字图书的集体采购,条件也相当的优厚。

在数据库的集体采购上,无论是国内数据库,还是国外数据库,邓珞华都积极运作。为的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优势,尽快扩充高校图书馆网上信息资源储备,补上落后于国外先进图书馆的这一课。对于一些比较昂贵的外文数据库,湖北省高校图工委的做法是,由中心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和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出面购买后,为其他院校提供网上文献传递和查询服务。我们看到,在积极组织全省高校图书馆共同以有限的资金合理扩充资源方面,邓珞华秘书长与他所领导的湖北省高校图工委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

未来之路

2000年1月份,邓珞华还在美国的时候就接受了“湖北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的任命。半年后的7月份,邓珞华回国,正式走马上任。

采访中,邓珞华对图书情报事业投入的那份热情溢于言表。谈到当馆长与当秘书长的不同感触,邓珞华坦诚地说,他更喜欢现在的工作,在他看来,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更适合现在的工作。为此,他还主动辞去了武汉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的职务,专心从事图工委的工作。

采访的最后,我很想了解邓珞华秘书长对湖北省高校图工委今后工作的设想和打算。他爽直地介绍说,湖北省高校图工委制定了六五规划的目标,希望分三步走,逐步建成湖北省高校文献保障的框架。具体来说,一要按照国际国内通用标准,配备交较好的网络条件,安装标准的自动化软件,使所属高校图书馆都能够参加网上共享,整体实现自动化管理。二是建立起一整套管理体制,核心就是集团购买体制。要仿照CALIS中心设置建立起领导体制,并在全省设立10个文献中心,分工协作,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统一实现集团购买。

对湖北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邓珞华采访终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交谈中,他不时的幽默和谈笑风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为邓珞华先生虽年过半百仍心情豪迈、信心百倍地投身在我国图书情报事业而折服,并衷心地祝愿邓珞华先生在湖北省高校图工委的各项工作和建设中继续创出更多更耀眼的辉煌!


上一篇:无
下一篇:没有了